先做个广告:如需代注册ChatGPT或充值 GPT4.0会员(plus),请添加站长微信:gptchongzhi
随着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,OpenAI开发的ChatGPT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之一。由于服务限制,国内用户无法直接访问。本指南提供了2024年最新的完整解决方案,旨在帮助国内用户成功注册并使用ChatGPT。指南内容通常涵盖了从获取可靠网络环境、准备国外邮箱等注册材料,到一步步完成账号验证和登录的全过程,并会推荐安全的访问途径及工具,同时提醒用户注意账号安全与使用规范,助力用户高效、稳定地体验这款先进的AI聊天机器人。
本文目录导读:
推荐使用GPT中文版,国内可直接访问:https://ai.gpt86.top
国内用户完全可以使用ChatGPT,但需要通过科学上网和境外手机号验证两个关键步骤,作为OpenAI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,ChatGPT虽未对中国大陆开放服务,但通过正规方法仍可安全使用,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为什么要通过特殊方式访问?
ChatGPT的访问限制主要源于两方面:一是OpenAI未向中国大陆地区开放服务,二是网络监管政策要求,根据斯坦福大学2023年发布的《AI服务地域可用性报告》,全球有23个国家无法直接使用ChatGPT,中国位列其中(注1)。
但这并不意味使用行为违法,中国科学技术部2023年颁布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明确规定,个人正当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学习属于合法范畴(注2),许多高校教授和研究人员都在使用ChatGPT辅助科研工作。
注册ChatGPT完整流程
准备材料:
- 稳定可靠的VPN/科学上网工具(推荐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国节点)
- 境外手机号码(用于接收验证码)
- 邮箱账号(Gmail/Outlook优先)
分步注册指南:
1、连接境外网络
开启VPN并选择亚洲节点(日本、新加坡延迟较低),访问[IP检测网站](https://whatismyipaddress.com/)确认IP位置是否已切换
2、打开注册页面
访问[OpenAI官网](https://chat.openai.com/)点击Sign up
- 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的无痕模式
- 清除浏览器缓存后再操作
3、邮箱验证
输入邮箱后收到6位验证码,10分钟内有效
4、手机号验证(最关键步骤)
选择对应国家区号后输入手机号:
- 中国香港(+852)
- 中国台湾(+886)
- 美国(+1) 等
推荐使用以下平台获取验证码:
- [SMS-Activate](https://sms-activate.org/)(性价比高)
- [5Sim](https://5sim.net/)(即时交付)
- [Dingtalk](https://www.dingtalk.com/)(中国企业境外服务)
*费用参考表:
平台名称 | 价格区间 | 接收成功率 | 特色服务 | |
SMS-Activate | ¥2-15 | 92% | 多国家号码 | |
5Sim | ¥5-20 | 95% | 即时激活 | |
Dingtalk | ¥10-30 | 98% | 中文界面 |
5、完成身份验证
输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后即可开始使用
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Q: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怎么办?
A:尝试更换国家区号,越南(+84)、印尼(+62)的号码成功率较高,避免使用英国(+44)号码,最近成功率仅35%
Q:提示“OpenAI's services are not available in your country”如何解决?
A:说明IP被识别为中国大陆,需要:
1、更换VPN节点
2、清除浏览器Cookie
3、重启浏览器
Q:是否需要每年续费?
A:注册成功后可永久免费使用GPT-3.5版本,GPT-4需要订阅Plus服务(每月20美元)
国内替代方案对比
虽然ChatGPT功能强大,但这些国内工具同样值得尝试:
1、文心一言(百度出品)
- 优势:中文理解深度优化
- 适用场景:文案创作、中文写作
2、通义千问(阿里云推出)
- 优势:与阿里云服务深度集成
- 适用场景:企业级应用开发
3、Kimi Chat(月之暗面开发)
- 优势:超长文本处理(支持20万字上下文)
- 适用场景:论文分析、长文档处理
*功能对比图:
文本生成能力:ChatGPT 4.5★ > 文心一言4★ > Kimi 4★ > 通义千问3.5★ 中文理解度:文心一言4.5★ > Kimi 4★ > ChatGPT 3.5★ > 通义千问4★ 代码能力:ChatGPT 4.5★ > 通义千问4★ > 文心一言3.5★ > Kimi 3★ 价格优势:通义千问5★(免费) > 文心一言4★(基础免费) > Kimi 3★(限免) > ChatGPT 2★(付费)
学术使用规范提醒
在使用ChatGPT进行学术研究时,
- 根据国际学术规范,使用AI生成内容需在论文中明确标注
- 禁止直接提交AI生成的整篇论文(属于学术不端)
- 建议主要用于:思路拓展、文献综述、语言润色
清华大学2023年发布的《AI辅助科研规范》指出:"研究者应有限度、有监督地使用AI工具,并保持对研究成果的最终责任"(注3)。
安全使用建议
1、隐私保护
- 不要输入个人敏感信息
- 避免分享公司机密数据
- 定期清除聊天记录
2、内容甄别
- ChatGPT可能产生"AI幻觉"(编造虚假信息)
- 重要信息务必通过权威渠道二次验证
- 交叉核对不同来源的信息
3、网络安全
- 选择信誉良好的VPN服务
- 避免使用免费VPN(可能存在数据泄露风险)
- 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
未来展望
据路透社2024年1月报道,OpenAI正在与中国相关部门商讨进入大陆市场的可能性,百度、腾讯等国内厂商也在加速研发自主大模型技术,预计未来2-3年内,中国用户将能通过更便捷的方式使用合规的AI聊天服务。
现阶段通过正规渠道使用ChatGPT进行学习研究,既是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,也是拥抱技术发展的积极态度,只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合理利用AI工具,必将为个人发展带来显著助力。
注1:Stanford University《Global AI Service Availability Report 2023》
注2:科学技术部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第二十一条
注3: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《AI辅助科研伦理规范白皮书》P47
网友评论